5929

主题

5931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626

中国机器人 自主研发能力落后他国10年

[复制链接]
查看: 4646|回复: 0
发表于 2016-3-10 10: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照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分类,机器人一般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主要包括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

  国际服务机器人行业知名企业代表列举如下:

  美国iRobot公司、Remotec公司、德国宇航中心、德国机器人技术商业集团、德国KUKARoboterGmbh公司等。

  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领先科研机构列举如下:

  湖北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南开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研究所、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和哈工大机器人实验室等。

  服务机器人行业领先企业列举如下:

  广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尤尼克斯机器人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盟立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及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等。

  根据IFR报告中的预测,2015-2018年期间,专业服务型机器人的销售量会增加到15.2万台左右,市场规模会上升至196亿美元,接近2014年市场规模的5倍。2014年,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总销量为470万台,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28%,总销售额达22亿美元。


  根据IFR报告中的预测,未来清洁机器人会首先打入家庭市场,2015-2018年期间,扫地机器人的全球销量将达到2500万台,拖地机器人的销量会达到49.6万台。未来三年内,个人/家庭用服务机器人的全球销量将高达2590万台,市场规模高达到122亿美元,超过2014年市场规模的5倍。

三大国内服务机器人需求

  1.新生活方式需求

  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机器人需求,广泛代替人从事各种繁琐、重复、单调的劳动作业,并为人类提供丰富多彩的新生活方式。

  2.人口老龄化和残疾人陪护

  高龄老年人自我照料能力差,主要由家庭护理,费用高,劳动强度高,护理条件急需改善。

  我国残疾人总量约6000万人,有功能障碍者或需看护人员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1/10,迫切需求大量的助老、助残型服务机器人为他们提供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

 

  3.教育需求

  学龄前儿童对教育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其次对于青少年,教育机器人进入授课领域,形成寓教于乐新型教育模式;高等教育阶段有助于推动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的实现,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服务机器人是未来各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之一,国家不断提高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度,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并于2012年制定了《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支持行业发展。

  我国的服务机器人市场从2005年前后才开始初具规模但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绝对差距还比较大,但相对起工业机器人而言则差距较小。

  因为服务一般都要结合特定市场进行开发,本土企业更容易结合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进行开发占据良好的市场定位,从而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外国的服务机器人公司也属于新兴产业,大部分成立的时候还比较短,因而我国的服务机器人产业面临着比较大的机遇和可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主要有吸尘器机器人、教育、娱乐、保安机器人、智能轮椅机器人、智能穿戴机器人、智能玩具机器人,同时还有一批为服务机器人提供核心控制器、传感器和驱动器功能部件的企业。

1.自主研发能力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我国大多属于跟踪研究,缺乏创意理念和原创性成果;在集成技术方面,我国虽可实现原型样机集成,但在关键零部件与可靠性方面与国外相差5-10年;在设计制造技术方面,我国的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技术、系统集成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2.产学研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少数研究所,企业新型产品设计制造创新能力有限,产学研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3.创新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服务机器人在战略规划、研发平台、人才培养、标准制订、市场培育、国际合作、财税金融政策扶持等创新体系建设的许多环节上明显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

  有观点认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服务机器人研发和生产都在起步阶段,中国并不落后,但在机器人的市场竞争中,中国最亮眼的冠军似乎仍然只是市场。如何让我国机器人真正成为世界的强者?有业内人士表示,服务机器人质量的主要差距将不在硬件,而在软件,在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6-2018 版权所有: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豫ICP备13020619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1号

社会团体登记证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