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9

主题

5931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596

2016年中国危废处理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复制链接]
查看: 5080|回复: 0
发表于 2016-12-7 10: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境保护部近日公布的《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以下简称《2016年报》)显示,全国危险废物处理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15年底,各省(区、市)累计颁发的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共2034份,比2014年增加113份,全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准危废处理能力达5263万吨/年,较同期提高959万吨/年。


  对此,华融证券分析认为,未来3年~5年危废处理行业有望持续保持高景气度,危废“黄金时代”已经开启。而据中信建投证券预计,我国危废处理需求未来5年将保持15%的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危废处理市场空间有望达到近1867亿元。


  但是,“危废行业健康发展,还需综合平衡危废处理能力区域布局,避免有危废处理企业‘吃不饱’、有的区域的危废长期堆放得不到处置。另外,将来要重视危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业内人士表示。


  政策、监管加严催生巨大危废处理市场

  “十三五”期间,危废台账制可能全面推行,众多跨界者强势进入,抢占危废处置市场,行业盈利水平较高且盈利率趋于平稳。


  近年来,随着治理危废相关法规、政策的颁布实施,更多的治理需求不断释放。今年6月,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的施行,推动危废管理走向科学化、精细化。“土十条”强调要加强工业三废污染的源头监控,把危险废物作为管控重点。


  有业内人士透露,“十三五”期间,危废台账制可能全面推行,危险废物的违法处置将会得到进一步遏制,危险废物动态监管逐步加强,管制将更加规范化、严格化。


  对此,华融证券分析认为,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目前危废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短期内供不应求的现象将持续。供不应求的现状推高了危废处置价格,危废处理市场越来越受到污染治理企业和资本市场重视。


  受行业高景气度、高盈利率吸引,近年来,众多跨界者强势进入,抢占危废处置市场。根据华融证券统计,除了主营业务为危废处置的东江环保外,目前已有14家上市公司先后跨界布局危废处理领域。其中,雪浪环境和东方园林通过外延并购快速扩张,高能环境、瀚蓝环境、巴安水务、金圆股份等公司也纷纷进军危废。


  目前,危废处理市场盈利水平较高且盈利率趋于平稳。华融证券分析人士表示:“危废的主要处置手段包括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两种。资源化利用由处置企业向上游产废企业付费购买,再把提炼出的资源化产品出售。无害化处置则是处置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向产废企业收费。其中,资源化利用的产品价格受到金属价格波动的影响,无害化处置方式由于供不应求,其盈利水平较高且近年来稳中有升。”地区间处理能力分布不均衡

  办理危废转移手续时间长,建议构建区域危废管理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处理能力,可鼓励重点产废企业自建处置设施,释放市场活力。


  尽管目前危废治理行业还属于一片蓝海。但是,地区处理能力分布不均、协调不力、技术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仍在影响市场活力的发挥和实际处置处理效果。


  《2016年报》显示,2015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省份为山东、湖南和江苏,而实际经营处理规模前三名依次是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危废产生量最多的山东省,其危废实际经营处理量并没有排在第一。而危废产生量第三的江苏省,其危废实际经营处理量却是第一。


  “这几组比较数据说明,当前,国内危废产生量与实际经营处理规模并不均衡。”业内人士表示,同时市场上还存在有的危废处理企业“吃不饱”,有的“吃不完”,有的产生危废的企业找不到处理渠道等问题。


  《2016年报》还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设计处置能力为5263万吨,但实际经营规模只有1536万吨,持证单位设施负荷率严重不足。这也印证了有的持证企业“吃不饱”的现象。

  是否可以尝试把处理不了的危废转移出去,让有处理能力的地方去做?有企业反映,这一想法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危废跨界转移需要移出地和接收地各级环保部门审批同意。如果跨省转移,从移出地到接受地需要经历县、市、省等6个层级的审批,一般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在此期间企业的固废不得不在厂区内一直堆放。


  跨地区转移危废流程复杂,审批周期长,也影响了危废处理市场的拓展区域。对此,“应加强区域危险废物管理的协调联动,统一布局区域危废管理,构建共享、共用、共管的区域危险废物管理大平台。”高能环境等企业表示,让危废治理企业充分发挥其处理能力,同时可鼓励重点产废企业自建处置设施,就地消化,释放市场活力。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相关专家进一步建议,对全国危险废物污染突出的行业和地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包括危险废物的产生、处置、利用和相关企业、单位的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建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危险废物管理数据库,为加强危险废物管理提供基础性支撑。


  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是发展大方向


  重视研发先进适用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建立健全有效的废物回收体系是我国资源回收和再生利用的当务之急。


  由于危险废物本身的高危性和复杂性,危废处理业务对技术水平和人才技能要求较高。相比国外,国内的危废处置技术还比较落后,存在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导致处理能力达不到预期设计能力,或在处理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近年来,危废处理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随着工业产品的技术更新,废物种类的扩充和改变,新的技术也会应运而生,而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仍是大的发展方向。”华融证券分析人士判断。


  上述产业协会专家对于危废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提出了系统建议,要研究和开发先进适用的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运用关键技术成果建设示范工程,加快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危险废物的高值化利用。


  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要强化“以用为主”的方针,改变过去的“以储为主”。加大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规模化的利用和鼓励高附加值的利用产品。


  对于资源可回收型废物,尤其是废弃的电器电子产品、废铅蓄电池等城市矿山类废物,建立健全、正规、合法和有效的废物回收体系是我国资源回收和再生利用的当务之急。


  另外,“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能力建设,还要大力加强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提升现有设施的运营管理水平。引导规模小、分散的作坊和企业进入到专业化园区,并开展其污染防治专项研究。”业内人士建议。

相关链接


  新危废项目落地最快需两三年


  业内人士介绍,2013年年底以后,危废经营许可资质审批权由环境保护部下放到省级及以下环保部门,缩短了资质获得周期。但一般情况下,新的危废项目从开始申请到落地投产,最快仍需要耗时2年~3年,一般则要3年~5年,改扩建的项目也要1年以上的时间。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危废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须具有危废经营许可资质。具体来说,又分为危废收集、贮存、处置综合经营许可资质和危废收集经营许可资质。


  一些危废处理企业建议,应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将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经营许可证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地市级环保部门,增加基层环保部门的权限。


  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全方位参与集中危险废物处置工程建设,让大多数企业成为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积极投资者和红利获得者。


  相关报道

  水泥窑可成危废处置超级替补?


  燃烧充分减少污染物排放,尚处于前期探索阶段


  本报综合报道“相比专用焚烧炉,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具有显著的环境效应以及经济效应。一方面,水泥窑协同处置燃烧过程充分,可减少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排放;废物中重金属离子被固化,大幅减少飞灰的产生。另一方面,水泥窑的改建可减小投资规模,同时处置成本显著低于焚烧。”业内人士表示。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缺口巨大,短期供不应求的情况无法改变。从供给端来看,国内目前有水泥企业约4000家,行业产能过剩、盈利下滑,水泥企业具有转型环保业务的意愿。


  近年来,国家政策陆续落地,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为水泥窑协同处置提出了发展目标。2016年2月,环境保护部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对水泥窑的建设、运行、环保防护等提出了规范要求。


  “短期来看,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尚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存在政策不完善、水泥窑地理位置偏僻带来的运输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但长期来看,水泥窑协同处理方法具有推广价值,可能在未来形成对现有焚烧等危废处置技术的有力补充。”华融证券分析认为。


  据了解,在《巴塞尔公约》中,水泥生产过程危险废物的协同处理方法已经被认为是对环境无害的处理方法。在许多发达国家,危险废物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已有30多年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6-2018 版权所有: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豫ICP备13020619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1号

社会团体登记证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