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汽车的展望,已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日前,毕马威(KPMG)发布了一份报告,对未来五年各家企业自动驾驶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实力进行了排名。 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宝马排名首位,丰田、本田、福特、大众、现代起亚分列二到六位;而在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宝马同样拔得头筹,丰田、特斯拉、本田、福特、大众则依次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些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攀升迅猛,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话题也日趋火热,但在毕马威这份榜单中,并没有出现中国汽车企业。此外,榜上有名的基本都是传统汽车企业,并没有谷歌等互联网造车企业。(尽管特斯拉可以视为一个新兴汽车企业,但其在很多方面都更接近一家传统车企) 
与此同时,毕马威还发布了另外一份榜单,通过针对全球800家整车制造商领导、经销商、信息通信业相关人士的调查,列举出了未来五年内全球份额上升潜力最大的十家汽车企业。丰田以58%的潜力位居第一,宝马(57%)与大众(56%)分列二三位,四到十位依次为现代起亚(50%)、福特和本田(均为49%)、通用(45%)、雷诺日产(42%)、三菱(40%)以及铃木(39%)。 两份榜单对比不难发现,在毕马威看来,未来五年最具潜力的企业,往往是在自动驾驶技术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走在行业前沿的,其典型代表就是宝马与丰田。 今年3月7日将是宝马成立100周年,宝马正计划在当天推出一款自动驾驶概念车,据称将会采用十分富有未来感的外观设计。宝马品牌销售和市场营销负责人Ian Robertson表示,尽管将会发布概念车,但这不意味着全自动驾驶汽车很快就会到来,因为还要解决法律、道德等非技术层面的问题,普及时间至少需要15年。 
宝马新一代3系将实现半自动驾驶 另有消息称,宝马已经开始考虑,在全新一代3系上新增驾驶员辅助系统,以期能够实现半自动驾驶功能。 而对于2015年全球销量冠军丰田而言,混合动力汽车的广泛使用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FCV)的量产,是其赢得未来的最大资本。 
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 数据显示,自1997年8月上市的Coaster HEV开始,截至2015年7月,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的销量累计已突破800万辆。2014年12月,丰田Mirai在日本上市,凭借氢燃料电池技术无污染、续航长、加氢快的优势,其在日本已供不应求,并成功在北美及欧洲市场上市。这意味着丰田初步突破了FCV的成本瓶颈,为大规模市场化打开了局面。 对比这两份榜单,还有两家略显失意的大车企,通用以及雷诺日产联盟。尽管在未来全球份额潜力方面被看好,但在两项前沿技术方面却榜上无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家汽车巨头在自动驾驶与电动车领域没有动作及野心,事实上,他们也将这两项技术上的突破视为企业赢得未来的重中之重。 去年10月,笔者曾采访过通用汽车全球研发部电子控制研究院网联汽车高级专家克里斯南博士(Dr.Hariharan Krishnan),通用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着手研究智能网联汽车,其技术被称为“V2V”,也就是“Vehicle to Vehicle”。他介绍说,眼下通用正谋求将此项技术在中国进行大力推广,于中国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的标准协商也正在进行之中。 
通用的V2V技术 在产品方面,V2V技术奖率先搭载于2017款的凯迪拉克车型上,那将是一项名为“Super Cruise”的辅助驾驶技术。这项技术正是通用的自动驾驶技术的一种,其初衷是为了在交通拥堵及长途驾驶的情况下提升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汽车的舒适感。 雷诺日产联盟最近也有新动作,就在1月12日,日产汽车正式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启动了一份为期5年的项目合作,双方将共同研究适用于中国道路情况及车主使用习惯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 
日产联手中汽中心研究ADAS 日产汽车执行副总裁坂本秀行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日产汽车对于未来汽车的理解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自动驾驶与电动汽车,并且提出了“零排放、零死亡”的两大愿景。他表示日产的电动车销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而ADAS技术的研究也取得多项全球第一。“这将是未来日产汽车的主攻方向,也是我们赢得市场的保证。” 不难看出,全球车企都将自动驾驶与电动车技术摆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视之为赢得未来市场竞争的利器。已经有分析人士指出,传统汽车无论是在动力总成或是使用体验上,已经濒临现阶段技术方案的极限,继续深挖的潜力有限,因此博弈未来汽车技术,已成为各大汽车巨头们的重要方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