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9

主题

5931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626

杨海成教授谈先进制造领域11大重点任务

[复制链接]
查看: 4477|回复: 0
发表于 2016-10-24 15: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承办,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纳米科技学会协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三分会场“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创新国际研讨会”在西北工业大学隆重召开,中外学者云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国家智能制造重大工程联合论证专家组组长、中国制造业知识服务联盟秘书长杨海成教授作了“先进制造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主题报告,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杨海成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深刻变革着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业务模式,以智能机器、3D打印制造和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正在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制造企业互联网化,其本质与核心是数据化,制造企业全业务数据化将有效地促进企业自身精准优化和企业对市场和用户的掌握,以及企业间的资源分享和利用,从而激发制造企业的潜能,为消费者、用户及企业自身创造显著的增量价值。

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0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我国22种工业产品大类中7大类产量位列世界第一,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高速列车、航空航天装备、深潜机器人、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高档数控机床等一系列技术装备开发成功,打破了一直以来国外垄断局面。

我国面临的挑战和对科技的需求主要由以下方面:
1、核心技术缺失,基础能力薄弱。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制造-加工-组装”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环节,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的基础研究、高性能液压件与气动元件、高速精密轴承、大功率变频技术、特种执行机构、仪器仪表传感器等发展滞后,仍然依靠进口。
2、资源利用效率偏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造成资源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排放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发达国家再工业化,重新夺回制造业趋势明显。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再工业战略,大量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力争重新夺回制造业优势,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十三五”先进制造领域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重点任务包括以下11大方面:

1、网络协同制造

2、智能工厂

3、绿色制造

4、智能机器人

5、增材制造(3D打印)

6、激光加工

7、智能装备与先进工艺

8、新型电子制造关键装备

9、工业传感器

10、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

11、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应用工程




(来源:《机械工程学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6-2018 版权所有: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豫ICP备13020619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1号

社会团体登记证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