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5929

主题

5931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534

中国发现新型发电材料:未来可用衣服给手机充电

[复制链接]
查看: 6502|回复: 0
发表于 2017-7-25 16: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熊仁根教授团队、游雨蒙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在分子铁电、压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科学》(Science)上,受到全球学界关注。

微信图片_20170725165140.jpg
熊仁根教授在实验室向媒体展示了最新发现。 杭添 摄

22日,熊仁根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压电性指的是材料在受挤压或拉伸时可以产生电,或在材料两端施加电压后材料伸长或缩短的特性。而具有压电性的材料也就被称作为压电材料,这类材料不但可以像马达那样,直接将电力转换成驱动力,还可以用电产生声波、超声波,例如医用B超探头上就使用了压电材料。不仅如此,借助其可以将压力转为电信号的能力,压电材料也被用作超声传感、加速度传感器等,现在智能手机上的“摇一摇”等功能的实现正是借助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上到卫星火箭、下到渔船潜水艇,从军用导弹到医用B超,可以说压电材料的使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中。”

微信图片_20170725165136.jpg
东南大学科研团队接受采访。 杭添 摄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希望各类电气设备的尺寸越来越小,这就需要对传统压电材料进行更大规模地“压缩”,甚至成为织物,制成衣服穿戴在身上。

“这些需求对传统压电材料来说,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熊仁根教授告诉记者,比如压电陶瓷制作中需要上千度的高温,在这种温度下,大多数精密的电子器件与具有柔性的薄膜都无法耐受这种温度;同时,陶瓷的高硬度在遇到对柔韧性的需求时反而成为缺点;另外不得不提到传统压电陶瓷中通常含有潜在的有毒金属,不利于环境保护并对生物体有可能产生毒性。

这就不得不提到,除了传统的陶瓷材料,还存在另一大类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材料”,这类特殊的材料由于其结构灵活多变、性质设计调控空间大、制作成本低、容易制成薄膜、柔韧性好、可降解、无毒害等优点一直以来都是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微信图片_20170725165131.jpg
最新发现的分子压电材料意味着中国在该领域走上了世界前列。 杭添 摄

“为了补充传统压电陶瓷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近百年来一直在努力提升分子材料的压电性能,希望能用分子材料来补足压电陶瓷的短板,但收效甚微。”熊仁根教授介绍,因此他的科研团队突破传统的合成思路,另辟蹊径,创新性的从提升铁电极轴数量入手、利用相变前后对称性的巨大变化,发现了一类具有优异压电性能的分子铁电材料。

据了解,这种新型分子铁电材料不但秉承了分子材料的种种优势,同时首次在压电性能上达到了传统压电陶瓷的水平。虽然研究还仅存在于实验室内,但随着新型分子铁电体的开发和进步,制作出具有实用性的柔性薄膜压电元件不再是一件难以企及的梦想。

“未来,这种具有优良压电特性的分子铁电材料将会使计算机芯片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使能像纸张一样折叠弯曲的心率计、B超机成为可能,或者利用衣物的弯折对手机充电。同时凭借着分子材料的良好生物兼容性,人们将制作出更加安全的医学植入器件。除此以外,分子压电材料还在传感器,人机交互技术,微机电系统,纳米机器人以及有源柔性电子学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熊仁根教授对该材料的未来应用充满信心。

记者了解到,这一研究成果已于2017年7月21日被国际顶尖学术杂志《科学》在线发表,标志着中国在分子材料领域又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一论文同时也是江苏省“分子铁电科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前身为东南大学有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重要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游雨蒙教授以及合作作者廖伟强博士(共同第一作者)、熊仁根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叶恒云教授、张毅教授、付大伟教授、李鹏飞博士、王金兰教授等均来自该实验室。
来源: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6-2018 版权所有: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豫ICP备13020619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1号

社会团体登记证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