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等新一代高科技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科技竞赛也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促使我们对科技创新进行重新思考。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出来以后,创客教育如雨后春笋孕育而生,而机器人教育作为创客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俨然成为当下教育行业关注的焦点。
10月27日上午,第四届中国机器人教育行业高峰论坛暨2016年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年会(秋季)在北京国贸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在本次高峰论坛上,国际机器人教育(中国)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本次会议由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中国教育培训联盟主办,北京智能联盟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会议共聚集了国内机器人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五百余名机器人教育工作者,就目前国内创客教育及机器人教育行业共同关注的行业最新消息及问题开展交流和探讨。
在综合会场上,北京大学工学院智能控制实验室谢广明教授发表了名为《机器人竞赛与人才培养》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机器人竞赛是目前最火爆的科技活动。“机器人竞赛已经不仅是一个竞赛平台,而是集竞赛、交流、教学、科研平台于一体,具有推动技术进步、展示科技成果、全面培养专业人才、综合人才能功能。对于机器人研究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专业的人员,但目前机器人研究领域缺乏具有全面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学生,知识技能通常局限在某一个专业。机器人教育应该打通中小学、高等教育各个阶段。”
深圳搭搭乐乐创始人岳亚明在《FRC对中国创新教育的启示》演讲中表示,目前国内机器人教育行业经过从积木等基础机器人扩大到STEM,业态也经历了从单店、加盟到平台的变化。去年是创新教育的元年,国务院提出创客的概念后,创新教育才开始从混沌到清晰。岳亚明认为,STEM的重点在于工程和技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角色也要进行转变。中国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从STEM发展到创客阶段。
常州开放大学副教授李梦军在会上诠释了创客教育的定义。“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深度学习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党生在会上表示,机器人教育成就了中国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他看来,机器人教育体现了STEM的教育理念,也比较全面地映射出创新教育、创客教育各元素表达。机器人教育体现了教改对未来的与预期,教育不再专属于教师,但社会各界也要深入研究如何在教育框架内研究机器人教育。
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主席王珂也就一年来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的工作对广大机器人教育同仁做出了精彩的工作报告。报告内容指出,机器人教育成就了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除了特邀嘉宾对于机器人教育创新的精彩演讲之外,会议全程也是亮点不断,重磅消息接踵而至。先是颁布了《2016年中国机器人教育行业蓝皮书》,这是全球首部针机器人教育培训行业的蓝皮书,对国内多数机器人教育机构的运营数据进行了收集统计,并作出专业分析。接着又发布了“RoboC国际机器人创客等级测评系统”,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青少年机器人等级测评系统。随后由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发起并成立了国际机器人教育(中国)研究院,由刘党生教授担任国际机器人教育研究院院长。最后由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主席王珂发起并成立了中国机器人教育品牌创始人俱乐部,联合国内知名机器人教育品牌创始人,共同促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会议为期两天,包含两个论坛、六大板块。六个专项分会场就目前国内机器人教育培训机构所面临的课程、招生、校务管理、教学管理、竞赛以及多元化业务拓展六项共痛问题,邀请行业专家做出宝贵的经验分享,专项问题专项解决。
课程方面由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组织成立全国机器人教育联合教研组,于本次会议中发布联合教研优秀课程,并与出版社举办课程出版签约仪式。
招生、校务管理、教学管理、竞赛及多元化业务拓展问题则是邀请国内知名行业专家就不同问题进行专项经验分享。由大连泰博教育总经理王茜、教育学博士海盛、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雷雳、齐齐哈尔市朝鲜族中学著名机器人教师郑戬、上海乐赢乐高创始人朱华君、乐博士(中国)创始人施宏伟等行业专家为大家先后呈现《互联网时代也不可以放弃的招生模式》、《用“三率”打造教务流程化》、《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特征写意》、《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技巧》、《剖析STEAM教育的未来之路及行业痛点、瓶颈等问题》、《打造自己的国际竞赛通道》等一场场精彩绝伦的专项讲座。全面透彻地分享了整个机器人教育行业发展的现状、趋势、瓶颈及相应解决办法。
为期两天的会议,时间虽短却干货满满。“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一直秉承‘开放、融合、共建、共赢’为主旨,全心全意服务于全国的机器人教育机构,致力于全国机器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主席王珂说。另据王珂主席介绍,自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成立至今,一直坚持联盟服务宗旨,为会员提供了器材平价采购、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竞赛支持、认证考级及学校运营管理六大服务。由于提供“贴身式”服务,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发展迅速,目前联盟平台已拥有4000多家会员,服务机器人教师超过32000人,服务全国机器人学员已超过120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