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有多丰富多彩,化学(物理)反应就有多神奇,下面小编带大家看看那些堪比电影特效的反应动态图。
1、氢气遇火爆炸,有多酷炫!
当氢气再空气中的体积浓度为4.1%时,遇到火源,就会爆炸,这就是为什么实验室对氢气瓶管理甚为严格的原因了。
2、听说,液氮和开水更配哦!
液氮的沸点为-196℃,所以你一般看到的液氮都是沸腾的,不断冒出蒸汽。若不小心将液氮溅到手上,要用温水冲洗,防止冻伤,它也会使软的东西变硬变脆,见下图。
3、碱金属遇水有多可怕
碱金属都非常活泼,金属锂遇火,是这样的,还算温柔。
钠放入水中,会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发生如“爆炸”的剧烈反应,见下图。
而钾与水的反应相对钠要更强烈,金属铯是能稳定存在的最活泼金属,与水一触即炸,非常吓人,我都不敢玩,还是你们自己看吧。
把最活泼的金属铯与最活泼的非金属氟气放在一起,非常美!
实验室多用金属锂,使用时务必要小心。若发生小范围着火,而应使用干燥氯化钠粉末、干燥石墨粉、碳酸钠干粉、碳酸钙干粉、干砂等灭火。若发生爆炸,自求多福吧,我一师兄曾成功用一块锂炸掉半个实验室。若接触眼睛,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4、二乙基锌是个什么鬼?
二乙基锌于1848年发现,是第一个有机锌化合物。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也曾被早期火箭研究者用作液体燃料。这种液体是二乙基锌。它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有机锌化合物,接触氧气便自燃。二乙基锌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有恶臭的液体,空气中能自燃,燃烧时产生氧化锌白烟,与水激烈反应并着火,见下图。
5、氯酸钾遇糖能爆炸!
氯酸钾10g致死,与部分有机物混合,经摩擦撞击等就会发生爆炸。下图是氯酸钾与糖发生反应爆炸,当然,需提前对氯酸钾稍作预热或者加一滴硫酸。
还有个“超大号”的,见下图:
6、当蛇毒遇血液!
深研院的同学要注意了,以后见了蛇就别追着拍照了,不信你看,我都被恶心到了!
7、研究炸药得有多拼!
三碘化氮是深红色固体,其稳定性弱,是一种敏感性极强的爆炸物,足以被羽毛引爆,动动你就炸——这才叫火爆脾气。
8、自制小火山
重铬酸铵本身有毒,且是致癌物,具有强腐蚀性,且易爆炸,它有个外号叫“维苏威之火”,就是因为它的这个效果。它在焰火和早期摄影术里都有应用,看一下小火山大爆发吧!
9、汞与铝的反应
这是一段延时摄影,真实时间约30min。铝是高度活泼的金属,但是表面的氧化铝层阻止了它和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而汞会破坏这一保护层,使得铝迅速“生锈”,现在知道为什么飞机上不让带水银了吧!
10、燃烧的镁投入水中
镁在常温下就可以与水反应,镁粉较快。高温时,二者会剧烈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氢气,产生炫目的光影效果,但可能溅出液态镁导致烫伤。
来自: 材料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