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9

主题

5931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630

磨削缺陷分析与增加磨削精度的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 6467|回复: 0
发表于 2015-2-4 11: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磨削加工精度


  1.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零件的磨削精度指零件在磨削加工后,其形状、尺寸及表面相互位置三方面与理想零件的符合程度。一般说来,形状精度高于尺寸精度,而位置精度也应高于尺寸精度。


  磨削加工中的误差主要来源与两方面。一是磨床-夹具-砂轮组成的工艺系统本身误差;二是磨削过程中出现的载荷和各种干扰,包括力变形、热变形、振动、磨损等引起的误差。


  而在磨削过程中,使砂轮与工件位置改变以降低磨削精度的主要原因有:⑴。由磨削力引起的磨床和工件弹性变形;⑵。磨床和工件的热变形;⑶。磨床和工件的振动;⑷。砂轮磨损后其形状、尺寸变化;⑸。工装、夹具的损坏或变形;⑹。导轨、轴承和轴等部件的非弹性变形。其中磨削过程中的弹性变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它会使砂轮的实际切入深度与输入切入深度  不一致,这一变化是由"砂轮架-砂轮轴承-砂轮轴-工件-工件支承"的弹性系统刚性决定。一般为消除这种原因带来的误差常在行程进给磨削后,停止相互间的进给,仅依靠弹性回复力维持磨削,即光磨阶段(又叫清火花磨削),从而消除残留余量。当然造成磨削误差的其它因素液很多如:工件磨削形状误差,工件热变形,磨粒切刃引起的塑性变形,砂轮的磨损等。


  2.对工件的影响:


  降低工件使用寿命;降低工件抗疲劳强度;特殊特性的尺寸精度误差易影响工件使用,如轴承孔尺寸的控制,尺寸过小,安装不到轴上;过大,易引起振动,影响轴承使用寿命等。


  3.解决方法:


  增加系统刚性;减少上工序加工留量,以减小磨削厚度,从而减小磨削力降低残留应力;增加光磨时间;及时修整砂轮,及时检查工装、夹具、轴承完好性及电主轴的振动性等;精细的选择砂轮,如挑选细粒度,硬度较大,组织稍紧密的砂轮;选用导热性好的砂轮(如CBN砂轮);采用冷却性能优良的磨削液以减少因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来源:磨商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6-2018 版权所有: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豫ICP备13020619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1号

社会团体登记证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