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中国又一位作家成功夺奖,这也是继刘慈欣的《三体》之后,第二次有中国作家斩获这个被称为“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奖。
可喜可贺!祝贺中国作家再次夺得(划掉)诺贝尔文学奖 (划掉) “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的雨果奖!
不过……鲁迅文学奖我听过,诺贝尔文学奖我也知道,可是这个“科幻界的文学奖”是个啥玩意儿?或者你先给我说说——科幻是啥?
科幻 是科学幻想的简称,英文是Science Fiction,缩写是SF。
在中国《辞海》上是这样解释的:“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卷定义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的小说以真实或想象的科学理论的发现为基础。” 我这么解释,你●明●白●了●么?
深呼吸~~~~~~~ 好吧,我再换个容易的方式来解释什么叫科幻。 (路边拉住个傻大黑粗的小伙子)
来!朋友,你回答我几个问题,我请你吃包子” “吃包子?好!你问吧……” “嗯……请你说一个一直想实现的愿望” “我想吃烧鸡!” (扭头)看到没?这就叫做愿望! “那么有没有你觉得基本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呢,感觉遥不可及的那种?” “有,我想娶媳妇” (扭头)看到么?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基本无法实现的感觉就属于幻想了……类似的比如我想飞,我幻想我能穿墙,我幻想我能一拳打碎一座山这一类的。 “好,我问完了。这有1元钱,去买包子吧。” “哦”(拿钱走人) 
人人都有幻想,而把幻想用科学来进行实现,就是科幻。
好比前面那个例子,想娶媳妇是幻想,而用科技制造一个媳妇就是科幻了。 同样的,描写自己自由飞行是幻想,而描写通过使用科学来实现飞行就是科幻。 看图!!!
所以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 用科学来实现幻想的小说就是科幻小说 这里 科学 是大前提 如果你不使用科学,比如你使用魔法来实现幻想(比如哈利波特),那叫魔幻(或者奇幻)小说。 这样说我就理解了!就拿前面娶媳妇的例子来说……
用科技制造个老婆就是科幻小说…… 用魔法创造个老婆就是魔幻小说…… 用菜刀去抢一个老婆就是武侠小说啦!
不!你那是法制刑侦小说……
哎!看你如此好学,就再多教你一些吧!
科幻小说分为 硬科幻 和 软科幻 两类
硬科幻小说
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Hard SF)。 软科幻小说
英语Soft Science Fiction(Soft SF),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
好吧,再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下 硬科幻小说,就是你看这篇小说的时候觉得: “哇塞!这小说描写得很真实,我如果照着做也可以实现。”
这种小说里有详细的、你能理解的科学说明。 代表作品有《大炮俱乐部》《环游地球80天》《火星救援》等。
软科幻小说,就是你看这篇小说的时候觉得: “恩,这个小说描写的很精彩,我咋就没他这么有想象力。”
这种小说里有众多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突出心理活动与冲突。代表作品有《时间旅行》《三体》《沙丘》《终结者》等。

当然,现在很多著名的科幻作品介乎两者之间,这些作者在写科幻小说时更加严谨的加入了细致的故事设定。最典型的比如《阿凡达》,他完美的幻想出了一个美丽的外星球,但是他又相对认真的做出了很多符合当地环境的机械设定。
总的来说,科幻为人们提供了幻想的平台,以及文学文化交流的平台。喜爱科幻的人更容易接受或理解新的现象或未知的事物。
换个角度也可以说,科幻是科学与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因为它具有前瞻性,它关注现在又高于现在,从现在预言未来,从现在思考未来。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许一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