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运动相机品牌Gopro发布了三款新品,分别是Hero5 Black相机、Hero5 Session小型相机与Karma无人机。其中,Karma无人机作为Gopro的跨界之作,引发了业界极大关注。 Karma是一款消费级航拍用无人机产品,具有体积小、安静、易操控的特点,兼具无人机与手持稳定器的功能。它将于11月登陆中国大陆市场,国行版Karma售价为6498元(未搭载GoPro摄像机),而配备Hero5 Black与Session相机的Karma无人机售价,Gopro将在之后公布。 从定位与售价来看,Karma对标的产品是大疆创新的精灵4(Phantom4),精灵4无人机上市价格为8999元。业界预计,配备了相机之后的Karma,售价将与精灵4相近。 
从伙伴到对手,Gopro与大疆“决裂” 早前,Gopro与大疆创新还是极为亲密的合作伙伴,这表现在大疆之前的无人机使用Gopro相机、Gopro发布会上用大疆无人机进行航拍等方面。 
大疆精灵2无人机搭载GoPro3相机(Source:DJI大疆创新) 然而,时间来到2015年,Gopro与大疆的关系突然发生变化。 大疆创始人汪滔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Gopro与大疆曾商议过共同推出一款无人机,但在利润分配上,Gopro要求拿产品利润的三分之二,而大疆则坚持一人一半,因此这项合作没有继续下去。 合作“谈崩”之后,大疆开始研发摄像头,而Gopro也宣布将会在2016年上半年推出无人机产品。 做不成朋友,就把对方的市场干掉,成为了如今大疆与Gopro的真实写照。 在执行力上,大疆显然更胜一筹。大疆很快就推出了禅思X系列相机,并将其搭载于无人机身上。与之相比,计划今年上半年推出无人机的Gopro,直到9月才推出了Karma无人机。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疆以7成的市占率一家独大,Gopro尽管在运动相机界首屈一指,但这能为Karma无人机带来多少销量还是未知。因此,早期Karma无人机力量还是微弱的。 目前,它更像是一个“恶心”大疆无人机的存在,至于如何“蚕食”大疆无人机市场份额,还待未来再徐徐图之。 整合产业链+技术提升,才是打败大疆的关键 大疆消费级无人机不可战胜吗?业界认为,基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还存在诸多痛点,大疆的产品也没有尽善尽美,因此未来无人机厂商有机会打败大疆。 消费级无人机三大痛点分别是售价高、续航短、以及抗风能力不强。其中,续航问题直接制约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打开。 目前消费级无人机产品续航普遍难以超过30分钟,小米无人机经过实测为27分钟,大疆精灵4的续航为28分钟。算上起飞和无人机返航的时间,用户一次能操控无人机的时间极为有限。 因此,不少消费者也颇为担心,无人机飞着飞着没电了,掉落在野外无法找到。 除此之外,消费级无人机高昂的售价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尽管“价格屠夫”小米杀入,将无人机价格拉到了2000元的价位,但是小米毕竟外行,其推出的产品性能还待时间检验。 以上给无人机厂商的启示是,整合无人机产业链,重视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革新,尤其是锂电池技术(如何在小体积里尽可能的提高续航),以此降低无人机成本、完善无人机性能,并最终推出让市场满意的无人机产品。 大疆已经在无人机研发、制造、销售、零部件、以及售后等产业链各环节有所布局,是国内罕见的通吃无人机产业链的企业。在此背景下,无论是Gopro还是国内厂商,还需要努力追赶大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