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9

主题

5931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546

2014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复制链接]
查看: 3193|回复: 0
发表于 2014-5-18 16: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5月7日上午,“2014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研讨会”(201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在北京展览馆5号会议室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以“创新驱动,创造未来”为主题,是“2014智能制造国际会议”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为全世界从事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设计、制造、应用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及世界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
    本次大会由大会主席、天津大学罗震教授和李桓教授主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彦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参加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代表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海外专家,同时还有国内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青岛海尔集团、珠海市福尼斯焊接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院校、研究院所、前沿企业致力于先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专家学者。70余家单位的近200名与会代表听取了会议安排的5场特邀报告并进行了讨论交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彦敏致开幕辞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李会军教授作大会报告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赵玉津教授作大会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陈善本教授与现场参会代表互动交流

天津大学数字化制造与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太勇教授作大会报告

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杜望作大会报告

    会议首先由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李会军教授作《基于集成机器人工具的船体面板自动装配》报告。报告介绍了机器人在造船行业中的应用,指出目前船体面板装备自动化中面临如成本过高、适用性差等问题。随后李会军教授介绍了一种包括组件识别、组件定位、组件维持、组件焊接及焊后检测五部分的船体面板自动装配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地提高装配效率、降低装配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赵玉津教授作了《智能制造中工件变形测量新方法》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一种非接触、全场的新型工件变形测量方法——数字散斑相关技术(DIC)。赵玉津教授介绍了DIC技术的发展历史、DIC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介绍了这种方法在动态应变测量、高速变形测量、断裂力学等方面的应用。报告指出DIC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小到微、纳米的元器件,大至几十米航天器,均可采用DIC技术测量其变形过程。
焊接分会副总干事、上海交通大学陈善本教授作了《焊接智能制造技术进展——从单元系统到生产车间智能化》的报告。报告首先提出智能焊接是焊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报告指出一个智能焊接系统应该包括感知、控制、通信、决策和学习五个功能模块。报告对焊接机器人的技术现状、焊接机器人智能化关键技术、特种焊接智能装备和焊接机器人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报告最后指出构建焊接智能制造车间是实现先进制造的重要保障和发展趋势。
     天津大学数字化制造与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太勇作了《数字化制造装备的在机监测与智能维护技术》的报告。报告指出数字化制造装备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基础,在机监测模块智能控制与维护理论与方法相比传统的理论及方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介绍了复杂空间型面的制造质量检测以及数控机床可靠性的实时分析。报告指出很多重大装备关键部件的复杂数控制造系统,如航空工业、螺旋锥齿轮、飞机的发动机叶片、潜艇的螺旋桨等的制造,都依赖于数字化制造装备研究和制造水平的提高,涉及到国家安全,必须要向智能化发展。
    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杜望先生作了《智能焊接车间和机器人智能切割焊接》的报告。报告指出智能焊接车间已经成为目前批量大规模结构件制造的最佳解决方案,而智能切割焊接机器人是多品种、小批量制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报告围绕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首创的挖掘机结构件智能焊接车间,介绍了车间的布局、组成、设计方法以及车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历程。报告以扶梯桁架焊接、封头开孔、冲击式水轮机水斗等产品的制造为例,介绍了智能焊接车间在难加工、难焊接产品的制造中的巨大优势。
    5月7日下午,与会代表继续参加了“2014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并参观了北京国际工业智能及自动化展览会。

(天津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6-2018 版权所有: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豫ICP备13020619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1号

社会团体登记证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